成立於2005年之「開源創新聯盟」(Open Invention Network/OIN)是全球唯一致力減輕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OSS)專利風險的智財權公司,其創立資金來自Google、IBM/Red Hat、NEC、Philips、Sony、SUSE與Toyota等世界級科技企業。過去20年來,OIN 將其保護範圍擴大10多倍,涵蓋數十個開源平台與數千關鍵軟體元件,社群成員已超過 4,000名,包括銀行、金融、保險、汽車、通訊、醫療保健、建築、與公共事業等,分布於亞太與歐美的授權人/會員,共計超過300萬項專利的交叉授權重要性與日俱增。

在開源理念出現之前,個別開發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之軟體堆疊(Software Stack)不僅效率低並阻礙創新;隨著模組化共享技術進步,軟體開發人員將資源集中在堆疊核心技術之演進,而開源作業平台(Linux)、應用程式或服務皆受益於日益複雜的程式碼。近年來,Linux盛行於通訊網路及運用於最受歡迎搜尋引擎,支援大多數行動設備與物聯網,異軍崛起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成為關鍵開源基石並支撐及保護AI創新免受專利訴訟風險。簡言之,Linux內核(Kernel)確保最重要的技術存續不斷發展且不受專利侵犯。
主張閉源(CSS)大企業曾不斷企圖阻礙開源的發展,開、閉理念之爭糾纏多年,直到2018年10月連微軟(Microsoft)公司也開放6,000件專利加入OIN,並在兩造主導下OIN於2019年創立「開源軟體專區」(OSS Zone),目標在對抗威脅開源技術的低品質軟體專利及降低軟體開發人員遭濫訟之風險。莫非,程式碼終將迎來大同世界嗎?
(部分摘錄GPT-4答詢內容)
主張閉源(CSS)大企業曾不斷企圖阻礙開源的發展,開、閉理念之爭糾纏多年,直到2018年10月連微軟(Microsoft)公司也開放6,000件專利加入OIN,並在兩造主導下OIN於2019年創立「開源軟體專區」(OSS Zone),目標在對抗威脅開源技術的低品質軟體專利及降低軟體開發人員遭濫訟之風險。莫非,程式碼終將迎來大同世界嗎?
(部分摘錄GPT-4答詢內容)